• 当前位置:
 news
借亲子互动建构家庭教育知识
来源:中国文明网 | 作者:dl | 发布时间: 2022-08-22 | 10884 次浏览: | 分享到:

  家庭教育知识对父母的价值观、信仰、教育理念、教育策略等都有深刻影响。感性的家庭教育知识是父母与孩子在日常的家庭教育场景中互动习得的,它可能是零碎的、浅显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理性的家庭教育知识是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的,它是系统的、理论的、深刻的,能启发父母的自我反思。

  人文知识进化具有螺旋性特征,为家庭教育知识从感性向理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家庭教育的情感性、融合性、深刻性、终身性等特征,使得家庭教育知识的获得更具个性化、多样性和广泛性。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亲子互动是亲子关系的直接表现,双方相互作用是亲子互动的主要模式。我以5个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4个月的实践探索,证明亲子互动是家庭教育知识建构的有效方式。

  个人反思:发现真实的问题

  真实的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这是知识建构的原则之一。5个家庭的父母首先进行个人反思、共同讨论,确定亲子关系中存在的具体困惑或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共同讨论、请教专家、相互交流等方式分别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讨论,互相评价各自的解决方案,最后形成一个共识。

  其中4个家庭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情绪管理问题。其中有一位妈妈提出的方案是“情绪上来前先做预判,想一下如果发火会导致什么后果,然后再做适当调整,特别是生气时不要教育孩子,等心情平静了再沟通”。这个家庭的共识是“父母打骂孩子是教育无能的表现,不轻易发怒的父母才是最有威严的”。父母都关注亲子关系中的情绪管理这一真实问题,并通过处理问题建立初步的想法和观念,达成家庭教育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经验流动:升华个人知识

  经验流动的理论前提,是所有的观念和想法皆被视为可改进。确定了真实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之后,父母们开始实践并记录效果,开始阅读、评论其他家庭的方案和关于亲子关系中情绪管理的见解,实现个体经验的流动。

  有一位妈妈写道:“之前几乎意识不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经常会对孩子发火。当孩子无礼取闹时,或者孩子读书任务没有完成但想下楼去玩时,都会发火。发完火,我会后悔,会跟她道歉。我从一位妈妈那里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要蹲下来跟孩子一起玩,要培养跟孩子玩的耐心。目前我认同的情绪管理方法是提前立规矩,用幽默趣味的方法、温柔的坚持和赏识教育。”

  几位妈妈都谈到了亲子关系中情绪管理的原则是“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但他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有一位妈妈说:“接纳孩子的情绪不是用自己更大的脾气压住孩子的脾气,而是要帮她冷静下来;如果是家长做得不对导致孩子发脾气,那么家长也要道歉,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家庭成员来对待。”有一位爸爸认为:“在孩子有情绪或者生气发火时,首先要理解孩子,情绪是一种反应,是孩子的身体感受,它没有对错之分,我们要感同身受,接纳情绪。”

  还有一位妈妈说:“和孩子产生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开始,我觉得有些虚伪,感觉在演戏。但是慢慢发现倾听孩子诉说能感受到他的情绪,而不像以往那样敷衍了事,有时他表达不出来,也能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帮他说出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的感受,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比如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心情很不爽,大吼大叫,我就拿着笔和一叠纸递给他,对他说,‘你看起来很生气,来,画出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他激动地在纸上乱画,画了好多张,很用力,把纸都划破了,一会儿就慢慢安静下来。”

  这种充满多元化意念和想法的交流氛围,能有效促进知识的进化,达至更新和更高的层次。

  三方互动:建构家庭教育知识

  知识建构与一般建构主义学习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追求的不只是个人知识的升华,而是集体知识的创造。每一个家庭成员将各自拥有的知识进行外化、分享和交换,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知识的生成。

  家庭教育知识不仅是父母拥有的知识,更应该根植于与孩子相处的真实的家庭教育实践场域,重视父亲、母亲、孩子三方的互动和相互作用。

  有位妈妈的切身体会是:“作为成人,我们的气场远远强于孩子,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估量。我们每次的负面情绪都会给孩子的内心丢一块情绪垃圾。最近她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总是不自觉地否定孩子的感受。”

  这位妈妈举例说:“以前孩子说:‘妈妈,我不要学习’,我会说:‘你以后就去靠捡垃圾生活吗?’最后我和孩子都很不愉快。意识到自己的不当做法以后,我时常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妈妈或者亲近的人怎么做才是理解自己的感受?我开始有意识地练习,当孩子再次说:‘妈妈,我不想学习’时,我会说:‘宝贝,妈妈抱一抱,妈妈知道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试着挑战一下,需要妈妈帮你做什么?’”

  “随着一段时间的练习,我有时还是会脱口而出否定的话,但是察觉后会立刻打住。”这位妈妈现在和孩子交流时,会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我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孩子或者家人的感受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做的是尽可能去理解他们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我的家人和孩子能体会到我的改变。”

  这几个家庭教育知识建构的案例,生动地体现了从个人反思中发现真实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升华个人知识、在亲子互动中建构家庭教育知识的路径,以小见大,折射出对家庭教育科学化的一种探索。 (作者:钱洁,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