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沿着平坦的柏油路走进阜城县冯塔头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五步一画、十步一景,错落有致的民居,碧波荡漾的坑塘,绿树成荫的房前屋后,古色古香的村史馆,一幅静谧、和谐的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我们村这两年变化很大,道宽了、景美了,人也更精神了。”冯塔头村村民句根友谈起村子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冯塔头村的美丽嬗变,正是阜城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阜城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聚焦重点,全力推进,极大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阜城县邓屯村,村内游园内的树木、花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抽出了绿芽,在家憋闷许久的村民走出家门,聚在园内散步聊天。
“这里原来是闲置宅基地,破烂不堪,通过整治建起了游园。”邓屯村党支部书记王连香说,像这样的游园村里有两个,到了夏天,村民聚在一起乘凉跳舞,那可是好不热闹。
从以前的残檐断壁到如今的漂亮游园,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整治。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阜城县以“五清三建一改”活动为抓手,以村庄环境卫生、坑塘治理、厕所改造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清理百日攻坚和爱国卫生运动,共清理垃圾8万余立方,清理残垣断壁2300余处,在清理后的空闲地上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540处,新安装、更换路灯7225盏。
塘水清了、堤岸绿了、环境美了、乡亲们笑了……阜城县韩关村坑塘从“满眼脏”到“一眼净”,这是该县坑塘治理工作的一个侧影,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
农村坑塘脏乱差一直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顽疾。为此,该县成立坑塘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坑一特色、一塘一风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集中力量,分类施策,长期无水的旱坑,将护坡进行硬化和绿化,坑底重新平整,坑腰铺设环坑甬路或搭建凉亭改造成小游园,打造村民休闲娱乐区;长期有水的坑塘,推行荷花种植、芦苇种植,荷下放养锦鲤、鲫鱼、草鱼,净化水质,坑塘四周安装木质游廊,发展垂钓产业和种植业。如今全县1400余个坑塘全部整治完成,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有的还成为村民致富的“聚宝盆”。如霞口镇刘老人村深入挖掘当地鸭梨产业文化,把坑塘修建成一个大大的“梨”型,取名“风韵梨塘”,坑塘四周垂柳依依,水面鸭鹅戏水,成为该村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村坑塘获评全市最美坑塘,坑塘整治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伴随着拆旧复绿、坑塘治理,一场“厕所革命”也在全县同步展开,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2019年阜城县高质量完成户厕改造3.25万座,新建公厕413座,邓屯村就是率先完成改厕的村庄之一。记者在该村发现,家家户户的厕所地上部分是蹲便器,地下部分则由双瓮连接组成,这种全封闭的厕所即使在夏天也是无臭、无蝇、无蛆,真正实现了干净卫生。村民王自超深有感触地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给我们改造了厕所,家里面变得清洁卫生了,老百姓对这个事非常满意。”
拆旧复绿、坑塘治理、厕所改造……冬去春来,大整治带来大改变,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让阜城广大农村更加村美景靓。去年,冯塔头、纪庄、张家庄、张家桥、刘老人5个村庄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其中,刘老人村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并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大龙湾村位于大运河西岸,置身村内,既可领略大运河沿途主要城市的风景名胜、地标建筑以及特色物产,也可回味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大龙烧饼”的独特风味,可以说这是处处是运河的痕迹。
聚焦运河文化,打造有乡愁的美丽乡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大龙湾村深挖运河文化、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建设了“两湖两廊两广场,三馆一台五园林”15处景观,让该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运河文化村。走进大龙湾村史馆,犹如穿越时光隧道,记者看到,村史馆里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件件实物保留浓浓的乡愁记忆,留住珍贵的历史文化,生动展现了一个千年古村落的风雨沧桑。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可谓是大龙湾村的真实写照,而这种村庄在阜城县还有不少。例如纪庄村以反映回民支队突围战这一历史为背景,建设红色旅游小镇;邓屯村突出农耕文化,建设农耕博物馆,全景式展示北方农村的耕种习俗,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有声有色;刘老人村挖掘运河文化、梨文化,建设刘老人村鸭梨博物馆、风韵梨塘、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等旅游景点,逐步形成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记者了解到,阜城县充分发挥千年古县、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优势,结合各村实际,丰富乡土文化,展现村庄个性,打造了一批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农耕文化、产业文化等镇村,推动了多元化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特色文化富民兴村之路。
在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同时,阜城县还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广场,为村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如今,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已成为村民享受文化大餐的聚集地。另外,各村还设置文化墙1.2万平方米,大力宣传道德法治、励志故事等,既烘托了浓厚文化氛围,又凝聚了民心。
每天一大早,阜城县后李庄村的保洁员李东生就开始清扫村内道路,将垃圾装入垃圾桶,等待保洁公司的垃圾清运车集中处理。村里有了专职保洁员,村内再无陈年垃圾,大小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后李庄村的村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早在2016年,阜城县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了专业保洁公司负责村庄垃圾清理转运,目前全县610个村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经过几年的运转,服务水平、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村庄环境逐步提升。
据阜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马洪刚介绍,目前全县共有3家保洁公司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共招聘保洁员945名,投放垃圾转运车92辆,设置垃圾箱2700个、垃圾桶5300个,新建漫河、码头2个垃圾中转站,县域内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收集、定时运输,实现了日清、日运、日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
“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很不好,大家喜欢把杂物、柴火等堆放在门前,垃圾随手扔,现在村里有保洁员、有专门收集垃圾的地方,整个村子都变干净了。”说起城乡环卫一体化,冯塔头村村民冯保全赞不绝口。
“群众不仅是环境整治的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人居环境整治一开始,我们就充分动员,发动党员群众,鼓励引导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马洪刚说,当下,美丽庭院“示范户”“精品户”“示范街”评选已在各村全面铺开。同时,各村庄也相应制定了村规民约,广泛实行“卫生户”“文明户”“农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去年,全县建成美丽庭院2.4万个,建设精品庭院4800个。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阜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村头巷口绿树环绕,悠长村道清新整洁,“眼见为实”的变化得到群众的一致点赞和支持。如今,从环境改善中尝到甜头的阜城人,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建设美丽乡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
来源:衡水日报APP
作者:衡水日报 记者 李国涛